美人泪杯中酒和泪辞“中的”和“读哪个音,韦庄

([已注销])
(土逼南波万)
(木棉米玛)
(花儿与少年)
第三方登录:&&欢迎来到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摘要:创作主体进入角色时可能本身的情感更多的是痛苦的回忆,可是当作品完成就会产生审美愉悦,进而形成独特的审美意蕴。韦庄词作具备审美意蕴有两个要素。要素之一是要表现出作者的审美体验的独特上。将色彩感与意象的选择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和谐状态也是韦词意蕴独特的另一个要素。
关键词:韦庄,唐五代词,审美心境,和谐意蕴
一、追忆背景下的审美体验
具备和谐意蕴的要素之一是要表现出作者的审美体验的和谐之上。我们不妨以《菩萨蛮》为例来进行分析。俞平伯说:&韦氏此词凡五首,实一篇之五节尔。&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就按顺序从&节&开始,最后再把&节&连成&篇&。先看第一首: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说:&此首追忆当年离别之词。起言别夜之情景,次言天明之分别。换头承上,写美人琵琶之妙。末两句,记美人别时言语。前事历历,思之惨痛,而欲归之心,亦愈迫切。韦词清秀绝伦,与温词之秾艳者不同,然各极其妙。&〔1〕p13这段话对词的大意进行串读。这首词只是写了离别之际的一个场景。&我&是抒情主体,起句道出离别事,布景以渲染。然后写出离别时间,与牛希济《生查子》:&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意相近。接着就是&美人&对&我&的言语和行为,不管是言语,还是行为,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下片值得玩味,&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实际上表达的正是不舍之情和可能到来的思念之意。&黄莺&是指唐代金昌绪的《春怨》诗:&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写的就是梦中相思。词意也是这样,我给你弹上一支相思曲,以后会在梦里都盼你归来。而&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说的也是这层意思,不要贪恋富贵而忘记曾经的爱人,不要贪恋女色而将我抛弃,这些含意可能都有。这两句词写的简直太美了,绿窗所透露出的正是青春的色彩,而&美人&如花,让我们想起李清照的写情词。我们再来看另外两首: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 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2〕p153-154
在文学研究方法中,孟子提出过&以志逆意&和&知人论世&之说。如果要了解意味作家,你必须首先了解他生活的时代和人生经历,这是一个解读的大背景。这就是&知人论世&。在具体的解读中,我们又可以依据文本作出自己的解读,解读时把我们自身的情感体验融会于其中,我们的分析结论不一定是作家的创作意图。这就是&以志逆意&。我们认为这是入蜀后所作。对于第二首词,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说:&此首写江南之佳丽,但有思归之意。起两句,自为呼应。人人既尽说江南之好,劝我久住,我亦可以老于此间也。&只合&二字,无限凄怆,意谓天下丧乱,游人漂泊,虽有乡不得还,虽有家不得归,惟有羁留江南,以待终老。&春水&两句,极写江南景色之丽。&炉边&两句,极写江南人物之美。皆从一己之经历,证明江南果然好也。&未老&句陡转,谓江南纵好,我仍思还乡,但今日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不还乡,以待时定。情意宛转,哀伤之至。&这段分析对词人审美心态的分析很到位。我觉得&此首写江南之佳丽&以外还写及了山水风物,是通过写概括之景来抒情的,&思归之意&应该是通过写江南情致,写山水、人物突出出来的。词的意境中的&画船听雨眠&与皇甫松《梦江南》:&人语驿边桥&相近。&江南&是作者思恋的目的地,透过多镜头、多视角的凝思式渲染使作品充满了怀旧意味。第三首正是承接第二首,以&反语&说同一层意思。词的起笔就开始追忆自己在江南&风花雪月&的生活。正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词人过的&骑马倚斜桥, 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的生活在当下的江南恐怕不复存在了。这些江南乐事在&此度见花枝&之际又复现出来,而乐事之中又有多少故事埋藏在记忆深处了。&白头誓不归&有两层含意,一是人已老去,就是回到江南也见不到昔日情人。二是想回去也已经不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实际上,表达的还是对江南的怀恋之情。
过去的事已经讲完,一定有人问及词人今后的打算。词人在审美视野中叙事之际省略了这个过程,直接进入自我的观点陈述。词表达的意思很清楚,一目了然,
俞平伯和叶嘉莹两位先生都将作品理解为一个整体,带领我们进入韦庄的心理世界。毫无疑问,从追忆之作中能够表现出作家的审美心态。在具体的追忆过程中,词人获得了具有和谐意蕴的审美愉悦。作者将自己走过的人生行迹串联起来形成文学文本的过程中,词人不断地感知、理解,将审美体验书写出来的同时也达到了净化情感的目的。透过语言本身可以探讨一下韦庄的整个构思过程,在不断重复的审美理解中,词人创造了一个整体的温情世界。
二、独特的审美空间布局艺术
作为一位&花间&词人,韦庄有着与其它词人趋同的一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说:&端己词清艳绝伦,初日芙蓉春月柳,使人想见风度。&即使是他的能够体现花间本色的作品也散发出难以掩饰的清新之气。将色彩感与意象的选择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和谐状态也是韦词和谐意蕴的一个方面。
韦词清淡之风与作者对作品色调的配置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能够形成审美的清晰度。韦庄常用的色彩是&绿&,在许多句子中都有,如:
绿树藏莺莺正啼(《浣溪纱》)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菩萨蛮》)
绿槐阴里黄莺语(《应天长》)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谒金门》)
闲抱琵琶寻旧曲, 远山眉黛绿。(《谒金门》)
住在绿槐阴里, 门临春水桥边。(《清平乐》
歌吹隔重阍。绕庭芳草绿,倚长门。《小重山》
可以看出&绿&多在写景处出现,写人呢,用的就比较少,如《酒泉子》:&绿云欹,金枕腻,画屏深。&《归国遥》:&睡觉绿鬟风乱,画屏云雨散&。使用&红&字是倒是比较多,如:
玉郎薄幸去无踪, 一日日,恨重重,泪界莲腮两线红。(《天仙子》)
朱唇未动, 先觉口脂香。《江城子》
春欲暮,满地落花红带雨。《归国遥》
碧沼红芳烟雨静,倚兰桡。《诉衷情》
君不归来情又去,红泪散沾金缕。(《清平乐》)
想得此时情切, 泪沾红袖黦。(《应天长》)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班红泪滴。《木兰花》
描写女子的体貌,欣赏自然的景观,就连眼泪都是&红&的。韦庄有一首《定西番》,词云:&芳草丛生缕结,花艳艳,雨濛濛,晓庭中。 塞远久无音问,愁销镜里红。紫燕黄鹂犹至,恨何穷。&这首词真是色彩斑斓,绿、红、紫、黄、尽在其中。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显然,王国维是依据他的主观、客观诗人的说法给出的评价。选取的温庭筠词句秾艳而&无我&;韦庄词句则清淡有致,话里含情;冯延巳则情为主体。&妆&则次之。在&偎红倚翠&中不事雕琢使得韦庄有别于同时代的词人们,究其原因,则是在技巧熟练之后生活积淀的结果。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
热门:&&&&导读:温庭筠词与韦庄词比较,温庭筠词与韦庄词比较摘要:温庭筠、韦庄同为“花间派”代表词人,其作品在内容及选材上皆具花间词“艳”的特点。但二者的人生际遇和师承的不同决定了他们词的差异,温词华丽浓稠,绵密婉转,韦词清丽淡雅,疏朗劲直。关键词:温庭筠韦庄词风格差异晚唐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词编成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这十八家词风大体一致,集成《花间温庭筠词与韦庄词比较 摘要:温庭筠、韦庄同为“花间派”代表词人,其作品在内容及选材上皆具花间词“艳”的特点。但二者的人生际遇和师承的不同决定了他们词的差异,温词华丽浓稠,绵密婉转,韦词清丽淡雅,疏朗劲直。 关键词:温庭筠 韦庄 词 风格差异
晚唐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词编成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这十八家词风大体一致,集成《花间集》后花间派词人因此得名。花间词多为当时“应歌”而作,是供歌姬演唱的,所以在内容上与歌者身份及场合相适应,写歌舞宴游。题材大多以写闺阁生活、女子情思为主,风格艳丽软媚,简练典推,婉约而含蓄。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派两位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世人皆以“温韦”并称。 一、温韦词相似处 同为花间派词人,温庭筠于传统诗境中开辟新的词境,至此词才独立为一种的新的体裁,被推尊为“花间鼻祖”。韦庄则是花间词的主要代表,他在词中融入民间抒情特点,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词的艺术价值。二者都对对后世词创作的发展壮大有着极大的影响。二者都是花间词人,其词都具花间词“艳”的特点,脂粉气极浓、镂金错采。 在词的题材上,二者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别,不外乎男女情思,离愁别绪或是纵情享乐,流连光景等。温庭筠《菩萨蛮》写“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音信不归来,舍前双燕回”、“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与韦庄《应天长》“碧云天,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别来半岁音信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写男女别离、女子相思之苦。韦庄在《菩萨蛮》其三里写“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天仙子》第二首中“深夜归来长酩酊,扶入流苏犹未醒”着墨繁丽,刻画出一个流连于秦楼楚馆,宴饮享乐的人物形象也与温庭筠宴游享乐题材相合。 二者的词有一些在结构、立意和遣词造句都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如温庭筠《更漏子》其二“帘外晓莺残月”与韦庄《荷叶杯》其二“惆怅晓莺残月”,温庭筠第九首《菩萨蛮》里“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与韦庄《清平乐》第一首里“春愁南陌,故国音书隔。细雨霏霏梨花白”所描绘的环境背景,遣词造句都及其相似。甚至二者有在立意、意境、结构,人物刻画用词都非常相似词,温庭筠《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与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背景都是楼中人思念爱人,然后引出回忆。在写离别情景,然后转入现实的描写。“琵琶金翠羽”与“画罗金翡翠”,“绿窗人似花”与“绿窗残梦迷”这两句在字词上也是极为相似。而这一相似点主要在于韦庄对温庭筠词的借鉴沿袭,是韦庄有意摹仿,学习拓展温庭筠的结果。 他们的作品也多写妇女的衣着服饰、起居陈设,用词充满了装饰性和色彩感。如温庭筠《菩萨蛮》其一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其二中“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如韦庄的《酒泉子?月落星沉》中“月落星沉,楼上美人春睡。绿云倾,金枕腻,画屏深。”《清平乐》其三中“云解有情花解语,@地绣罗金缕。妆成不整金钿,含羞待月秋千。”等。写喜欢描写女子的体态容貌,温词《归国谣》二里“粉心黄蕊花靥,眉黛山两点”,韦庄《荷叶杯》其一中“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等。不论写人还是描物,这类词多用金玉字面,写深闺贵族女性,她们枕金佩玉,居于画楼玉堂,体态雍容且多“香腮”“黛眉”等局部的特写,表现出对女子形体美的激赏。在韦庄《江城子》里“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所描绘的画面更是香艳软媚,也正是温庭筠惯用的,以描写柔美女子及富丽衣饰,来使整个环境染上温软绵柔的色调,营造一种金碧辉煌、暖香醉人的氛围。这也正合花间词艳婉媚,香软绮靡的词体特征。然温韦二人的词,纵有相似却大为不同。 二、温韦词相异处 周济曾说:“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1,温词艳雕琢,韦词清秀自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道:“‘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2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画屏金鹧鸪”引自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此句描写的屏上鹧鸪虽然精致华美,却是静态的,缺少神采活力,就好比一首富丽精工,词藻华美的词,空有华丽外表而内在虚无,恰如温庭筠绵密艳,含蓄曲折,音律有致而造境深约的词风。而“弦上黄莺语”则引自韦庄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此句描写的黄莺活泼灵动,既有生机又不乏意蕴,就如同韦庄的词清秀淡雅,疏朗生动,浅淡如画而通俗易懂。王国维用温庭筠和韦庄自己的词来形容他们二者的词风差异,可谓相当精准传神。下面我将从温韦二人作词的抒情手法、表现手法及语言风格等方面来具体分析温庭筠词和韦庄词的不同之处。 (一)、温庭筠词“无我”与韦庄词“有我” 诗与词在意境上相似亦相异,王国维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12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C ].唐圭璋.词话丛编[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年版,第1633页. 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①诗里所写的内容、意境更为广阔、更为博大,而“词之言长”则指其更耐人寻思、余味悠长。温庭筠的词多作客观冷静的描写,这与“无我之境”颇有暗合之处,当然温词并非就真的没有思想情感的流露,只是没有直接的叙写罢了。 或许因为温词多是应歌之作,为了符合歌者身份和宴游娱乐的需要,词的内容无非闺情思怨,主人公也并非作者本人,而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女性形象。她们足迹不出闺阁,整日为愁怨、相思和泪水所困扰。如在其《菩萨蛮》第一首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写女子晨起,照镜,穿衣,整个过程没一句悲哀或欢喜的流露。他只是以冷眼旁观的态度,着力刻画她们的容貌服饰,用丽藻汇标举诸多与之相关的香软艳丽的名物,是用直接的感官呈现,而不是作理性的说明。叶嘉莹认为一首诗词优劣在于兴发感动的力量,而兴发感动的力量是需要靠直接叙写来传达的。所以温庭筠这种纯客观的描写,再加上极具跳荡性的结构,往往使读者深感难以理解。但也正是由于温词不直接叙写自我情怀,只透过弥漫在词中那种迷惘、哀怨、寂寞的情调,来传达其所要表现的情感诉说,才使欣赏者的想象和情感有了更为自由和广阔的空间,拥有更深长的审美体验。 而韦庄的词则具有强烈的抒情意味,言语清新而意境悠长,使其词爆发出劲直激切的艺术张力。他的词则颇像“有我之境”。唐圭璋就曾指出:“端己词抒情为主,境系于情而写,故不着力于运词堆饰,而惟自将一丝一缕之深在内心,曲曲写出,其秀气空行处,自然沁人心脾,与飞卿已令人沉醉异已”②。他有时以凄婉之语抒发凝重之情,词中常以“余晖”、“残月”、“落花”等衰残意象,以此寓意大唐衰败的命运,表现文人对国破家亡,盛世不在的凄怨之感。也喜欢直接倾吐内心,揭示人物的情绪心态,把人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所以常常用“惆怅”、“相思”、“伤心”、“恨”、“悲”、“愁”等直接表明情态的词。如其《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最后两句“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浣溪沙》第三首中“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纱窗”,《荷叶杯》其二里“惆怅晓莺残月”等。 有时又用决绝之语抒发热烈之情,如《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这首词大胆爽直地倾吐了青年女子对意中人倾心以待、至死方休的真挚情意。词中塑造了一个天真烂漫、热情勇敢少女形象,女子主动去寻觅足风流的少年郎,并且决意“将身嫁与”至死方休。不仅如此,在求得情郎以后,即使被“无情弃”,也依然死心塌地,无怨无悔。而温词中难得一见的明快真率之作《南歌子》(手里金鹦鹉)也没有韦庄《思帝乡》酣恣爽朗。韦庄词中女子因为少年的“风流”神韵而倾心,温庭筠词中的女子则是因为“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这类外在服饰而心动。而“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里“偷眼”、“不如”表现出女子面对心上人时娇羞婉约的心态,不若韦庄笔下女子的大胆奔放。这也体现了温庭筠内敛含蓄的抒情方式与韦词具有极大的感发力量,给人以极强的情感刺激的抒情方式的不同。 温庭筠“无我之境”与韦庄“有我之境”抒情方式的不同,使二者的词呈现出“含蓄”和“劲直”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二)、温庭筠词深密隐约与韦庄词疏淡显直
①②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唐圭璋.词学论丛[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898页 夏承焘评价温韦词:“温庭筠密而隐,韦庄疏而显”①。温词绵密婉转,情思幽远,又造境深约,谓之“密而深”。韦词疏朗率直,浅淡生动,又通俗易懂,谓之“疏而显”。 温庭筠常用的笔法是比兴,常用暗示、联想、反衬等手法,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显示出深密而隐约的词风。他常用具象征性的词来写景状物,如《菩萨蛮》:“宝函钿雀金,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词中用“杨柳”暗示离别,“驿桥”点明地点,“春雨时”是离别的时间。而一个“又”字,说明离别已久,相思更深。如今杨柳依依,春雨霏霏,仿佛就是当时驿外桥边折柳送别,依依惜别之景,却是又一年春绿。回忆与现实的时空交错、前后映衬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而年年春相似,那个离去的人却不知在何处,渺渺春景下蕴含着思妇的凄寂。最后两句“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中“枝”与“知”音同,作者即借用双关手法,这“花枝”也就寄托着如花般美好女子的深闺遥怨,暗示女子对“音信断”的爱人想念却无处诉说相思的苦闷之情。 又如《菩萨蛮》第四首中“水纹细起春池碧”,《更漏子》第五首“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飞”,都是客观写景,然而也都隐寓着女子幽约的情感波动。非风吹柳动,乃是思起心动,而用“征雁”让我们联想到了离人,也便知这是女子对远行爱人的离恨思恋。温庭筠用富有特征性、象征性的景物作为外感因素暗示、渲染出凄迷幽怨的情感氛围,以达到暗示人物心理活动的目的。 他还特别善于用对比的手法。温庭筠的词中多描写华贵精致的衣饰,这些物象往往成双成对,“金鹦鹉”、“绣凤凰”、“鸳鸯枕”、“蝶双舞”等,这些华贵饰物下所隐含的却是女子凄凉的心境,形成强烈的对比。如《更漏子》:“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梦长君不知。”长夜漫漫,更漏声声,画屏上的“金鹧鸪”成双成对、无忧无愁,而女子却独守空房,夜不能寐,如此对比更加显示出此时她的寂寞惆怅。他还喜欢回忆往昔的欢情,《南歌子》中“转眄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写女子往昔春宵欢愉情状,然下一句写如今二人别离,“忆君”则是断肠,以往欢愉时光也让人生出恨来。物华成双人寂寥,昔日欢乐终成今日思苦,对比反衬以抒情委婉蕴藉。 韦庄大力运用白描手法,写景写人都普遍采用勾勒之法,呈现出鲜明的画面,显示出疏淡而显直的词风。《浣溪沙》第一首“日高犹自凭栏倚,含颦不语恨春迟”与《木兰花》中“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两句都凭借动态的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心境,“含颦”、“敛细眉”这细微的表情都生动地表现出女子无奈愁苦的情感。《女冠子》里“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一句话画面感极强,女子为了不让爱人察觉自己的离愁伤感,低头敛眉忍住泪水的动作情态,将女子此刻复杂的情绪刻画得生动传神。“髻鬟狼籍黛眉长,出兰房,别檀郎。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韦庄在这首《江城子》中好似轻描淡写般简单勾勒就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髻鬟狼籍”、“留不住,泪千行”的女子情态及思绪都清晰明了的描摹出来。这就不同于温词堆砌静态物象,隐约婉转的意蕴,韦庄的词用白描手法,通过微妙的细节描写更加生动形象的描写人物情态,使词浅淡灵动。 温词多比兴,兴发感动的力量在于其形象与委婉曲折,所以他注重对物象的描摹标举。而温词都是小令,传情达意又喜欢窃深幽约的效果,这便要求其在短
①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M].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20页 小的篇幅里字句婉约精微,结构腾挪跳荡。这也是温庭筠的词的在结构布局上呈现出大跨度的跳跃的原因。 他往往只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几个物象,意象之间若断若续,也没有点明其叙写脉络,各个环节的连接全靠读者自己想象补充。而人物情感也就随着意象的跳转变换而波动变化。他在《菩萨蛮》第二首里写到“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前两句标举精美的名物“水精帘”、“玻璃枕”、“鸳鸯锦”描绘闺房中香暖富丽的景色,而三、四句里写江柳、飞雁、残月则是室外江上凄清寂寥的景物风光,这种从饰物到大自然的跳转,从安逸舒适到冷清寂寥的情感转换,让人联想到闺阁女子与远行爱人不同的情境,两者结合在一起,则更显出情感的复杂与曲折,这也正是温庭筠深幽细腻的风格。 同调词:“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消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中表现思妇在玉楼苦于思忆而神魂飘荡的情景。如今的相思之态,昔日的别离之景,金翡翠、红烛、柳丝、萋草、马嘶、鸟啼,种种意象纷至沓来,如乱花迷人眼。看似物象的罗列,一片迷惘,实则脉络相通,婉约绵密。前两句写居楼忆君,三、四句送别情景,下阕又回到楼中景物,最后两句写梦醒时分,短短一首词,包含了四种情景。而女子的情感也随着物象的跳转而起伏波动,月明知寂寥,忆别显不舍,回神觉恍惚,梦醒生无奈。温庭筠截取她意识中的几个片段,抓住其心理特征,将女子瞬息变化的情感细致准确又清晰自然的表现了出来。又如他的《更漏子》,六首都是由四组意象错综排列而成,这也体现除了温庭筠的词结构绵密的特点,往往在一首或一片词里叙说好几件事或好几层意思,可谓“密不容针”。 韦词注重情感的自然流露,依据情感的发展脉络娓娓道来,所以在词的谋篇布局上具有清空善转的特点。他的词脉络十分清晰,结构条贯完整,往往一诗一事或者几首诗写一件事、抒一种情,富有“骨秀”之美。例如他的两首《女冠子》,第一首“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明显通过由女子口吻来描写情人离别,而下片“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则是女子的别后相思。第二首“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明显是从男子角度描写入梦的佳人,最后“觉来知是梦,不胜悲”则写出了男子醒后的悲痛。两人虽隔千里,却因为彼此的思忆,两相对应联结。两首词前后呼应,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一气呵成,是以谓之“骨秀”。韦庄的《菩萨蛮》也是一组五首诗,叶嘉莹说:“组词中有完美的结构者就只有韦庄的这五首《菩萨蛮》”①,这也正是韦庄词疏朗的结构特点,可谓“疏可走马”。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②境。”这句话是说明韦庄的词表面上直率,其实情意曲折,叙写口吻看似通达,而描写的内容却显得沉郁。这也说明韦庄的词除了疏朗外,还有善转的特点。如《浣溪沙》第五首:“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干,想君思我锦衾寒。”是韦庄惯用的白描手法,先写自己相思不能寐,忽而转变视角,写对方“思我锦衾寒”的情景,这便如同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意思,而因着彼此互相思念,这份相思也变得更加深重。好似信手带出,语淡词直,却步步深入,一气流贯的表现深浓宛转的情感,显现出一种含而不露的境界。在《菩萨蛮》第二首“未老莫还乡”这简短的五个字就表现出多重转折。人说“无中生有”与这里的“莫”字相得益彰,正是因为想到还乡,却
①② 叶嘉莹.唐五代名家词选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页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7页 包含总结汇报、资格考试、word文档、外语学习、考试资料、文档下载、行业论文、IT计算机以及温庭筠词与韦庄词比较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当前位置: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出处_全文
上传人:chls来源:互联网
出自唐代韦庄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同类最近更新
旗下网站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人无泪 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