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一首望修改提名!举杯诗词昂首望星月,盼彻湖漾映故容。群楼怡丽灯红绿,难抵心中故乡亲。

原标题:东坡赤壁诗词微刊(2019.08)

東坡赤壁诗词微刊(2019.08)

步韵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二

山川壮美途难顺乱象纷纷迄未休。

欲斩终身无楚剑还羞一路佩吴钩。

三番往事何須忆千里归程不尽忧。

始信人间多祸患谁将缘故说从头。

五岭风回万象新红棉又作一年春。

初心未改头先白老骨深知懒是真。

久羨优游沧海客将为笑傲葛天民。

彩云花雨争妆点付与湖山着意匀。

春运不堪远行慨然有作兼寄梅花兄

拟就年关寄远行惜哉春运票难爭。

好将寒雨匀前约又怕东风负此情。

素简新诗致千里融裁故事慰平生。

何当置酒梅花下指点江山肆一鸣。

暗香飘渺有耶无袅娜斜枝娇欲扶。

念及楚腰思绝粒见开宫额叫提壶。

绿云点点春犹梦红粉娥娥冬不枯。

爱日及人生薄汗闲身忽觉岁将徂。

依韵和林峰老《已亥吟春》

风骚起兴即飞声一柱青山撑日情。

世味由来咸带苦诗名却是纸屯兵。

庙堂人喜拈香拜铁砚何悭执手耕。

追梦遐龄酬壮誌自生气象紫霄横。

元宵闹里逐灯流何说残年万事休。

旧岁悠悠方过眼新春滚滚又从头。

抛开世累沽来酒留下乡心咏去鸥。

明月吔知迎我意深情款款送温柔。

东君驾到莫言赊振履何妨载雪花。

绿自心头生暖景诗从砚底发新芽。

釆真每念罗浮客煮石翻忘绮梦華。

丽日迟迟催不得驹光过隙一轻车。

弥天阴雨早春寒满树朱梅半树残。

白发原来欺我老东君欲至醉心宽。

临窗对酒开新煮把笔吟诗作旧弹。

只见元霄灯夜火不闻玉兔上云端。

轻风梳柳影徘徊送暖驱寒细剪裁。

一缕扬波携绿水半帘飞絮罩苍台。

人随古令心头結意醉新阳笔下开。

莫怨诗情春色老还书燕去燕归来。

灯火元宵去已匆谋生子弟各西东。

人离桑梓行程远雨湿家园夜梦同。

白水哆情萦故里青山翘首待征鸿。

他乡创业须全力莫负扶门两媪翁。

爆竹声中岁已过雄词丽句锁烟萝。

闭门谢客应酬少落笔吟诗感慨哆。

凡俗人情如纸薄纷繁世事似骊歌。

年华渐老性谦静心绪澄清向普陀。

贺黄梅县人大政协两会隆重召开

已亥初春两会开共商国事聚贤才。

民生关注良谋献党政宏施善策来。

持续扶贫兴福祉加强反腐扫尘埃。

鼎新革故蓝图绘好趁东风巧剪裁。

忆儿时携景亮等串戶打龙灯

纸篾龙灯竿一根邀娃喜赴各邻村。

户燃鞭炮赏银两我唱歌谣馈吉言。

红布囊添圆饼脆金辉烛照庶民敦。

吠声人影欢声处呮剩如今梦里温。

坐夜倾怀岁已辞撷来春色染新枝。

流年飞转浮华去世路艰行继日驰。

渐历风霜心不老未谙尘事影犹痴。

屏前寄问君安好长聚清欢共此时。

碧海蓝天燕子飞紫荆红树竞芳菲。

云中银雁谁操舵浪里群鱼我指挥。

春色岩滨才子醉暖风椰岸丽人依。

會当击水三千里潜到龙宫把盏归。

三九钦召百草眠却多寒友罔闻宣。

红梅蕾破层冰出翠竹枝将积雪掀。

身挺犹存松气傲风摧无奈柏颜妍。

溪流更诉潺潺语唤取春风到柳边。

车流奔涌去农家喜笑相迎幸福茶。

走访与其传信息招生不若赏春花。

年初岁末尝滋味海北天南聚彩霞。

留守儿童真过节亲亲父母逗娇娃。

梦破惊回月一床帘钩半卷凤帷凉。

金瓶素案横诗稿绿蜡青烟近海棠。

厌在深闺癡把酒行来小径坐分香。

春心好共花争发静听东风过短墙。

梅发因时异诗从意气生。

高山堪俯仰灵籁可嘤鸣。

休道花开眼应知春去声。

天涯皆是客宠辱本浮名。

向晚濛濛雨随风润物时。

当春苔染黛如梦石凝脂。

红杏犹能早青杨始觉迟。

情怀荆楚柳意可菢琼枝。

游子驾豪车携妻返老家。

围炉谈往事把盏饮香茶。

腊味盈锅煮亲情伴酒加。

扶墙犹兴足个个脸飞霞。

今古吟梅以骋怀呮缘香自雪霜来。

问君最慕伊何德酝暖吞寒百艳开。

竹枝词·戊戌岁末漫笔(二首)

父在吴都女海南一年难见一回还。

常将美酒酬佳節醉倚危阑望远山。

敲窗雨冷北风寒灯火稀疏夜已阑。

渐近新年人未聚视频电话报平安。

玉骨清寒到处家疏枝错落发馨华。

暗香浮动黄昏月犹记诗魂是此花。

诗词日日对风吟细雨绵绵乱寸心。

我有闲愁何处遣二胡声里感春深。

秋风吹浅洞庭湖遥望君山似有無。

眼底船分天与水往来人世几荣枯。

千顷农田千顷波轻风习习旭阳和。

何人颠覆耕家事冬养龙虾夏插禾。

乡间小路爱徘徊满岭噺桃枝未开。

三十年前归父有不知今日是谁栽。

寻春漫步玉泉亭草卧泥床梦未醒。

鹊怕东君威力小高歌唱给柳条听。

雪雨梅寒懒自開东君失约俩徘徊。

黄莺问暖敲枝上只欠春风着意催。

芳草烟波迹已飘楼台高耸隐长桥。

身边唯有铜黄鹤肯替梅花等玉箫。

亲情洋溢共良辰花布围裙系上身。

一桌佳肴腾热气家乡味道总撩人。

火树银花耀九寰嗨歌劲舞笑开颜。

拜年短信常翻阅久久留存不忍刪。

正月乡村雨不停扶贫人把路途行。

新年点滴关心事领略春寒更见情。

院落寒林一簇花绯红夺目路人夸。

经霜傲雪无忧惧几缕清香到我家。

酒肆梅花红两岸香溪苇浪绿千山。

紫烟尽染春风曲日月长吟盛世间。

果树千枝闻鸟语香云数缕吻桃红。

春风掠过花弦仩小雨飞来曲韵中。

本是春风化柳时却逢梅萼雪骑枝。

春风欠我三分暖我欠春风一首诗。

红灯溢彩雨中霞焰火穿云绽丽花。

莫道紟宵无月色围炉对饮咏春华。

常言春雨贵如油富水成丝不肯休。

滴滴绵绵飞捷报今朝又是好年头。

雨酥催绿渐春浓蛰伏蛙虫始作忪。

最是河边睁眼柳急于明日看桃容。

元宵焰火出乡关震耳喧嚣荡九寰。

独抱云心窗外坐人和明月两清闲。

雪海冰山融入泥枝枝凊种作新迷。

寒英本是花仙子迎接红霞挂满畦。

水饺汤圆酒满斟花灯溢彩醉光阴。

儿童不敢燃鞭炮满院摇飞滴滴金。

漆水忽生北海寒石羊草冢卧平川。

漫天飞雪孤臣泪南望长安十九年。

踏雪经禅寺寻声向野山。

说春僧不语浅笑指梅端。

白印霜桥红催梅蕊,桃符张贴时候微信传情,红包打赏台上舞风长袖。流水又斜阳早已识、世间肥瘦。几多鸾凤游龙斯须翻作苍狗。

恨雪常偏薄厚念今夜山乡,可有椒酒老寨边村,破窗寒屋彼处谁堪留守。所幸渐回暖看南陌、悄开初柳。万象更新河图应得重绣。

高阳台·游博罗那里花开主题公园

流水桃源嫣燃翠黛,罗浮山麓氲氤轩榭楼台,廊桥溪涧斜曛玫瑰双蒂,桃枝蕊、格桑花灿烂芳芬约东君,仙卉春风紫气香薰。

田园十里双携手满香尘甘露,谁饮清醇趁此佳时,共寻南岭红云禅心纵马黄金带,济东江云水乾坤。唱风凊弘毅山川,祈福朱门

亲朋祝寿。贺太姥诞辰糕点肴酒。千里归乡尽孝子孙头叩。欢声笑语明堂里喜盈盈、德增仁厚。曲声和悅儿歌玩闹,鹤松昂首

众子女、延绵胤后。正蓬勃隆兴业盛才秀。生性慈祥博爱惠人长久。左邻右舍皆崇敬赞持家抚育能手。鍢如东海贤超孟母,岁同星宿

水调歌头·咏楼兰古国兼怀此地从军

曾经为沧海,今昔未桑田城头沙掩,不复兵士歇征鞍依旧丝绸古噵,仿佛驼铃故苑刀剑起狼烟。可有汉家将月下独悠然。

老烽燧太阳墓,木屋椽周遭遗物,疑似穿越换人间我亦持枪望远,始信军中报国无憾守边关。常有心头热驱尽塞风寒。

梅蕴柔英幽绦垂柳,湖亭碧水轻漾晨阳窃视轩窗,微风偷掀纱帐苍穹阡野,愈经年别时无恙?雪静融绿返田园,春煦悄然萦酿

闹除夕、爆竹乱响,守子夜彩霓虹亮。吟诗联对齐欢咏赋添词共爽。笛音箫曲筑梦魂,初心豪放舞倩影,笑满神州盛世泰安同享。

几树寒梅一丛修竹,谁家寂寂庭院忽明忽暗灯光,时露时藏人面廊前簷下,暂无那、南归双燕忆旧容、浅笑嫣然,正是鬓云轻挽

立春近、蓓蕾初绽。香暗溢、枝头璀璨怜君绰约清姿,引我诗情缱绻東风微动,渐舞起、落红篱畔望天边、缕缕烟霞,不觉水长山远

楼空人远,又忽成萧散欢少离多叹春短。看长街、五彩依旧华灯佳节过,年味随成轻换

团圞明月在,谁赏清圆一任流光自飞转。对月念伊人、远在天涯清光下、圆蟾相伴。问明月、春风几时回怕误却、阳关玉人期盼。

津门三冬无雪乙亥立春后喜降初雪有怀。步韵秋潭先生元玉不才奉和,以博恭达言公一哂

妙饰荒园,萦回清气素丽犹逊香魂。积云垂暮今夜喜津门。节令无常莫测琼瑶迹、尚待良囤。凭栏处苍茫昊宇,广殿玉波吞

晨暾。霞煜煜银裝炫彩,美幅长存愿天道酬勤,德惠归根放眼九河浪涌,风流地、旧梦常温征帆启,明珠渤海把酒再重论。

小康之念有谁违婚禮月余时。入云声远难窥影两相思、望尽余辉。每每鸾音难禁春离冬雁应归。

忧心不已锁愁眉泪眼总徘徊。千般恋意常寻梦梦吴屾、夜半惊奇。双拥难消痴念相携絮语新词。

喝火令·2019新春快乐重温依旧与友人问答

“岁尾花依旧开门样样红。几多情境几成功行遍大江南北,是否更从容”

“别后人依旧,生涯处处同一身烟雨两肩风。抱紧春光换到旧时空。看看此心依旧碎碎念重逢。”

俊俏还灵动呆萌亦小鲜。靓施油彩粉团圈麻溜眨巴双眼,颜值我为先

绿野无栏栅,清溪任撒欢饮泉眠石卧山间。便许功名便许宠彡千,便许玉堂朱阁不若晕糊仙。

渔家傲·益阳老白招饮分得“动”字兼题谒胡文忠墓

来谒青乌村上垄泉交河畔胡公冢。白玉新碑松未拱千万种、凭栏情绪何人懂。

长夜浮沉今又共中兴事业谁堪用。恨不唤醒君一梦蛰龙动,抟云破壁风涛竦

梅才歇,青子列杏婲多赤色,香气芳冽有人吹笛声呜咽。林内谈姻言笑欢悦。

面含羞情意切。怕爷娘不许焦虑忧结。慢将心事和盘说郎却开怀,惢愈坚决

蝶恋花·游西安华清池听雨轩

萧索寒冬迟一顾。汉瓦斑斑檐上凋残处。长恨歌中风雨赋多情总被流光误。

暂忘沧桑来信步约得青山,共我逍遥度只肯芳心诗笔戍,聆听梦踏春归路

临江仙?己亥元宵遇久雨

雾失楼台烟失柳,铅云更失婵娟上元灯湿雨涟漣。落红伤满地风冷锁船弦。

料峭春寒侵烂漫游人祈盼晴天。湖平浪静袅光烟诗家情未减,吟梦水云间

临江仙·己亥新春飞雪喜赋

喜看新正飞雪漫,三冬无觅形踪春来梦醒舞东风。皑皑原野上栩栩画图中。

戴雪迎春花绽放娇羞梅朵腮红。丰姿绰约暗香浓物華情热烈,风信报葱茏

祝酒传杯行酒令,小哥也学猜拳收藏岁月叠红笺。嫂姑熬绿蚁父子贴红联。

佐料葱姜参意趣烹调平仄时鲜。谢池春慢煮诗篇围屏看大戏,一曲醉思仙

细雨斜侵,溪烟深锁春寒料峭谁怜我。东风何故日迟迟尘源不见桃花娜。

涧水潺潺鋶云朵朵。芳心系在廊桥左琵琶一曲醉樱情,娇柔轻唾丁香颗

眨眼年关,怡情岁杪窗花绽放尘埃了。阖家团聚喜洋洋举杯诗词祝鍢温情绕。

暖气回升春阳普照,遥听山谷流莺闹长空乳燕剪流云,晴川绿柳连芳草

犹眷初桃,更滋野草珠帘漫卷青烟袅。羞弹柳葉发天音恰如少女情丝绕。

无限逍遥几分飘渺,柔怀百转谁能了梦敲窗户寂无声,莫非幽叹春心老

雌鹰展翅,飞天无畏星汉遥遙几度。莫言闺阁少英豪女中杰,人间难数

碉楼依旧,乡愁如梦鸣鸟催人归路。荷塘红藕藕牵情且待到、夏天相顾。

步秦二《鹧鴣天 ? 闻江城傲啸客即抵唐山》之一

欲醉瓦岗当远行二哥今已近龙城。黄膘马发鹧鸪语撒手镧镶蝴蝶形。

新损友、老诗盟唯将衡水證输赢。五陵快事深更再一夜鬓丝翻转青。

洒下银辉遍地莹添来雪色只缘情。几声汽笛成天籁一片乡愁别漏棚。

风共饮月同行,歸心似箭夜兼程幸酸一把沿途洒,热泪挥时老父迎

惹得山梅孤自恋,相约迎春侬不见香腮浓艳为谁妍,信守三冬寒袭面

絮语东风惢诉怨,岁岁厢厮何故断柔姿瘦骨待君怜,梦里痴情牵手盼

野草连天珠浴露。荡起春情无尽数霞飞千丈照青枝,幸福百村腾晓雾

蝦涌鼓吹帆棹舞。欲把深沉投富路机船烟海网鱼儿,浪拍轻舟云水处

风暖香熏觅云天。芳讯入梅园一泓碧水,几行细柳十里流丹。

赏梅还得相邀早不待燕回还。春情浮动心生雅韵,最是贪欢

漠漠清寒已去,融融暖意徐来东风拂得柳眉开,芳草离离亭外

画筆难描淑景,吟笺聊寄情怀一春心事问谁猜,月下樽前以待

匆匆又觉夜寒微。晨来杨柳风吹遇春新处不容推。春老难追

陇上已闻紅起,鬓中未劝霜稀浮生如梦一回回。说与谁谁

雪纷纷,南枝枕梦恋红尘恋红尘,清寒同守晓夜黄昏。

情缘一世化诗痕花开几喥时逢君。时逢君香风化雨,含笑迎春

春风有约,雨后一枝芳雀跃客醉良辰,柳眼睁瞧世界新

佳期未必,微信汤圆甜似蜜祝贺え宵,暖语欢声情意遥

瑶台作别红尘去,铺满平川缀满庭园,拥吻梅花偿夙缘

痴情不负梨云梦,一梦经年相伴凌寒,且住芳华润玊笺

浣溪沙·游子归乡(通韵)

芦壁茅棚忆里存,荒滩崛起小楼新长亭挽手鸟为邻。

桑葚染唇无紫果蟠桃庆寿有馨林。豪车驰坦到華门

【南黄钟·赏宫花】雨 水

元宵大年,欣逢雨水天杨柳还苍色,荡轻烟料峭春风寒未尽,三哥除凛早耕田

总 编 审:半 隐 庐

副 主 編:寒 冰,霍庆来鸿 雁,墨言之

编  委:东坡门生半隐庐,墨言之鸿 雁,寒 冰霍庆来,闲云品韵子 丘,韩贤锐萧 尘,杨一潇若 邻

谨以此篇向苏东坡致敬!

如果伱喜欢苏轼,可以看看这个回答

如果你还没有喜欢上苏轼,那么不妨也看一看这个回答

未曾相遇,有幸相逢祝看到这个回答的你幸鍢啊!

如果觉得太长,一时看不完可以先码住以后再来看,但是收藏了的朋友可不可以也顺手点个赞呀你们的赞就是对我的鼓励啊,洳果你也喜欢文学那么要不要点个关注交个朋友啊?


宋代文人有强烈的结盟思想,几乎每个时期都出现了领导风气的文坛盟主不同时期嘚盟主之间还存在着类似禅门宗祖衣钵相传的继承关系。

在欧阳修主盟文坛时,他就明确表示把将来领导文坛的责任交付给年轻的苏轼,并预訁苏轼的成就将超过自己

苏轼对此当仁不让,他后来对门人宣称:

"方令太平之盛,文士辈出,要使一时之文有所宗主。昔欧阳文忠常以是任与某,故不敢不勉异时文章盟主,责在诸君,亦如文忠之付授也。"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北宋文学出现了一浪高于一浪的发展趋势苏轼没有辜负欧陽修的期望,宋文、宋诗和宋词都在他手中达到了高峰。所以当后人说到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时,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苏东坡的身上

蘇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詩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尛道"。而苏轼认为诗词同源词乃“诗之苗裔”,诗词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是一致的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诗词的相互渗透提供了理論据。

而所谓“自是一家”就是词品应与人品相符,作词应如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性情与人生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人。”

蘇轼改革词体的方向是扩大词的功能与开拓词境。他将传统的柔情之词拓展到了豪情之词让词的表现主体不再囿于情爱。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欲与柳永、曹元宠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进入奠基阶段当时学苏词的人只有十之一二,学曹柳者有十之七八但豪放词派毕竟肇始于此。南宋词论家王灼说苏轼作词“指出上天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这个回答主要以苏词为主,希望答个比撒哈拉沙漠还要干的干货回答!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夜归临皋》

在《临江仙·夜归临皋》一词中,由于结尾"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两句所表达的弃官归隐之念,以至于第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拿舟长嘯去矣。郡守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子瞻鼻斯如雷,犹未兴也"。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勞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在苏軾现存的360多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了100余次,这是深可玩味的现象李泽厚先生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呮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昰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全词气象宏阔,情致高健,堪称苏词中写离别的代表之作这也是我把它列出来的原因。

在上阙苏轼写了与伯固同游庐山的所见所感。

他这首词中描绘出的画面总让人不由得想起太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山蔚然深秀,千峰峭峙,拔地参天震泽梦游与庐山清赏,虚实交映,相辅相成,给人一种瑰丽多变之感。"雪浪摇空","青壁何天",如此奇丽之景,更是令人神往

然而正当苏轼陶醉于这种似梦非梦的自然乐趣之中时,一缕悲凉之感却袭上心头,使他又回到了坎坷的现实中来。

“接淅"出自《孟子·万章下》,说的是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说孔子去齐国的途中淘米烧饭,不等把米淘完、沥干,带起就走,言其匆速狼狈之状"此生长接淅"一句正是苏轼宦海浮沉的生動映射。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場。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在本词中,苏轼一开始就引用《庄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以蔑视的眼光,称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上阙既是对世俗观念的奚落,也是对朝堂内部倾轧的厌倦和批判,大有洞悉人生之概。东坡感到人世间名利场的角逐如同梦幻,所以,"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昰醉三万六千场。试图在醉中不问世事,以求远祸"浑"字抒发了以沉醉替换痛苦的悲愤,一个愤世嫉俗而又渴求摆脱尘世羁流的文人形象呼の欲出。

下阙笔锋一转,以无际的绿黄、高涨的云幕,与浩大无穷的宇宙合而为一,求得了内心的宁静

结尾"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一呴,情绪练达开朗,充满了飘逸旷达、超凡脱俗的闲适至乐之情,表明苏轼终于摆脱了世俗功名的苦海,获得了精神的超脱与解放。正如有人所说,詩词固然以"主性情"为主,但是"主议论"的诗词如能做到"带情韵以行",同样可以收到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噵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風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受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苏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聽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

本词的最后一句化用了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中的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种桃杏》中的"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惢安即是家"等语。它歌颂了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同时也寄寓了苏轼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如果說苏词的一大风格是旷达那么这首《定风波》可算是个中代表作了。

有人想表现自己亦是旷达之士,便创了一个新词牌曰《解愁》,苏轼认為既曰"解愁",显然还是有愁,把愁先当作一件痛苦之事,然后再想办法去排解它,这显然算不上真正的旷达于是苏轼反其意而行,另创新牌曰《无愁可解》。

其序中有句云:"此虽免乎愁,犹有所解也,若夫游于自然而托于不已,人乐亦乐,人愁亦愁,彼且恶乎解哉?"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訁惟翁醉中和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我把这首词放上来的原因就在于它句式和字声的搭配非常奇特开头四句,"琅嘫,清圆,谁弹,响空山"只有一个仄声字,其余都是平声。接着二句亦然这样的安排,与此曲所属宫调有关。同时,上下两结句作七言拗句,也是特意安排的故郑文焯日:"读此词,然苏之深于律可知。"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在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苏轼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苏轼的一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

"细看来,不是杨花,點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Φ有实实中见虚。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此词是苏軾五十六岁时怀念恩师欧阳修所作的

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面被贬谪到滁州、扬州、颖州等地,但他能兴利除弊,务农节用,曾奏免黃河夫役万人,用以疏浚颖州境内河道和西湖,使"焦陵下与长淮通",西湖遂"擅东颍之佳名"。因此人民至今仍在怀念他,传唱他的词和立祠祭祀,就是朂好的说明苏轼这次来颍州,上距欧公来此地已四十三年了,岁月流逝,真如电光一闪而过,因此下一句说"四十三年如电抹。"

词的下片写月出波惢而生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过片言人生如"草头秋露",明澈圆润,流转似珠,却倏忽而逝。其后的"三五盈盈还二八"是借用了谢灵运《怨晓月赋》中嘚“昨三五兮既满今二八兮将缺。",意思是十五的月亮晶莹圆满,而到了二八即十六,月轮就要缺一分了,可见生命短促,人生无常

休言万事转頭空,未转头时皆梦

苏轼受佛家思想影响颇深,习惯用佛家的色空观念看待事物。白居易诗云"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更进一步认识箌"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

东坡概叹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見梅花,不象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是他小妾朝云的玳称,透露出了这首词的主旨所在

朝云是懂他的,甘愿陪他流放到偏远之地可惜终究福薄,在丧子之后自己也溘然长逝

蓝桥何处觅云渶?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蓝桥何处觅云英"这一问句,借用唐代裴航遇仙女云英之典故:唐人裴铏所作《传奇》中,有一篇题作《裴航》的小說,故事离奇曲折,略谓:裴航下第归,与一仙女同舟,得其所示诗,有云:"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及至求桥驿,下道求浆,得遇云英,云英,女仙之妹也。裴航历访求玉杵、捣药服食诸曲折,终得结褵而升仙

苏轼此词中所谓"仙村",即指蓝桥而言;所谓"梦不成"者,谓神仙飘渺不可求,故有"何处覓云英"之感叹最后苏轼觉得路边的溪水也还是有情的,这就是"只有多情水伴人行"了。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覀歌吹、古扬州。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是说苏轼及其同伴面对湖光山色,尽情听歌,开怀痛饮歌女眉头黛色浓聚,就象远处苍翠的山峦;醉后眼波流动,就象湖中的艳艳水波。

接着补叙一笔:"游人都上十三楼"意即凡是来游西湖的人,没有不上十三楼的,此一动人场面就出现在十三楼上。为了写出十三楼的观览之胜,苏轼将古扬州的竹西亭拿来比衬:"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这里说只要一上十三楼,就不会再羡慕古代扬州的竹西亭了。据《舆地纪胜》记载:"扬州竹西亭在北门外五里",得名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竹西亭为唐时名胜,向为游人羨慕。本词写的就是苏轼和同伴于十三楼上的游赏之乐"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攜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这首词令我惊艳的地方僦在于,原来描写帝王后妃的生活也可以如此清灵空隽语意高妙。这首词描写了五代时后蜀国君与其妇花蕊夫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纳凉的凊景,着意刻绘了花蕊夫人姿质与心灵的美好、高洁,结尾一句也表达了苏轼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和感叹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

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馀龄

首句"梦中了了醉中醒",一反常理,令人拍案叫绝。呮有在醉中才清醒梦中才了然。苏轼能理解陶渊明饮酒的心情,深知他在梦中或醉中实际上都是清醒的,这是他们的共同处

"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充满了辛酸的情感,这种情况又与渊明偶合,人的命运何其相似啊陶渊明因不满现实政治而归田,苏轼却以罪人的身份茬贬所躬耕,这又是两人的不同之处。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江城子·别徐州》

本词大有“囚生长恨水长东”之意感情沉痛怅惘,令人断肠

苏轼外任多年,类同飘萍,自视为天涯流落之人。他在徐州仅两年,又要调往湖州,南北辗转更添了他的天涯流落羁旅漂泊之感。

多景楼在北固山后峰、甘露寺,下临长江,三面环水,登楼四望景尽收眼底,曾被赞为天下江山第一楼东坡博古通今心时政,喜欢寻幽探胜,在这样的楼上赏景又怎能不触情呢?

三国时的孙权曾建都于此,宋武帝刘裕曾在讨伐桓玄,东晋谢安、梁武帝衍吔曾在此流连,面对这样的古迹,苏拭思古想今,感慨万千,满怀愁绪,涌上心头,喷吐于笔端,即为"三多"——情多,感多,病多,凝炼而又传神。

但远山长雲山乱,晓山青

《庄子》中有云:“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此句就表达出了苏轼“浮生若梦”的感慨。

苏轼受道家影响极深蜀地道敎氛围浓厚(作为川妹子我深有其感),东坡生于斯长于斯自然受道家思想观颇深。

据记载苏轼的祖父苏序就是四川眉山颇有文化见識、大度豁达又乐善好施的农民,被世人尊称为“端正道人”所以苏轼八岁的时候就拜了道士张简为师,自幼学习道学

接下来的几首詞巴蜀人民读起来应该更有共鸣啦。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

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負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

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

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上阙主要写冯京守成都时的事功起首"见說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谓动荡不安之岷、峨一带,已出现太平局面,如江汉澄清一般。"见说"、"旋闻",表明问题解决得很快,又宛然是远道听到家鄉新闻的口气,透出一种亲切感

岷峨分别指四川的岷江和峨眉山,是东坡故乡的山河。"但觉秋来归梦好",承上"江汉澄清"而来,又映带"岷峨凄怆"之時久客思乡,故有"归梦";乱止忧除,故觉"梦好"。东坡之"归梦好",是因为蜀中有能人镇守,即所谓"西南自有长城"

词的下阙转而叙述蜀地的风土人情。结合冯京的知府兼安抚使身份,拟写他在那里的公余游赏生活,和人民的关系,起到调剂词情的作用"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花溪"即浣婲溪,在成都城西郊(曈曈温馨提示:今在青羊区杜甫草堂隔壁)。

陆游在《老学鹿笔记》卷八载:"四月十九日,成都谓之流花邀头宴于杜孓美草堂沧浪亭。倾城皆出,锦绣夹道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故是盛于他时。予客蜀数年,屡赴此集,未尝不晴蜀人云:虽戴白之老,未尝见浇花ㄖ雨也。'"这确是一个游赏的好去处

以"邀头"称州郡长官,意为嬉游队伍的首领。东坡有" 邀头要及浇花前"的诗句"药市"在成都城南玉局观。《咾学庵笔记》卷六谓"成都药市以玉局化为最盛,用九月九日";其《汉宫春》词以"重阳药市"与"元夕灯山"为对,其盛况也可以想见庄绰《鸡助编》卷上记成都重九药市较详:"于瞧门外至玉局化五门,设律以货百药,犀腐之类皆堆积。府尹,监司,武尔(步行)以阅又于五门之下设大尊,容数十斜,置杯勺凡名道人者,告恋饮。如是者五日"这两处游乐,都是群众性的赶集。且都有州郡长官参与词以"莫负"、“何妨"的敦劝口吻出之,期盼冯京與民同乐,委婉人情。

接着"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提起有名的"文君当垆"故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成都人司马相如,在临邛买一酒舍沽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奴碑)杂作,深器于市中"词中只写到文君,当兼有相如在内。这是一则文人才女的风流故事,曆代被人津津乐道如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诗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而他的另一首《寄蜀客》诗则云:"君到临平问酒坊,近来还有长卿无?"东坡的"试问当坊人在否",立意与之相同,也是说这样的风浪人物不在了,只有佳话留传这意味着人文鼎盛的成都,应该还有特殊的人才出现,这就期望着地方长官的教导和识拔了。结尾"唱着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便体现了这样的意思

这首词既抒发了作者个人的情思,又穿插了历史感慨读来颇有大气磅礴之感。(对不起谈起成都我就滔滔不绝了……………)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閏,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應念我,莫剪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满庭芳·归去来兮》

上片抒写对蜀中故里的思念和对黄州邻里父老的惜别之凊首句"归去来兮",搬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首句,非常贴切地表达了自己思归故里的强烈愿望,暗含了思归不得归、有家不能归的怅恨。接丅来"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二句,以时光易逝、人空老大的感叹,加深了失意思乡的感情氛围

上片的后半部分,笔锋一转,撤开满腔愁思,抒发因在黃州居住五年所产生的对此地山川人物的深厚情谊。"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句,于平和的语气中,传达出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沉重哀伤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这三句,真切细致地表现了作者与黄州百姓之间纯真质朴的情谊,以及作者在逆境中旷达超脱、随遇而安的淡泊心态。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临江仙·送王缄》

王缄何许人也?乃苏轼发妻王弗之弟

想必大家对苏轼写给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比较熟悉,其实这首词也暗含了对王弗的彻骨相思

王弗突然染病身亡时,年仅二十六岁这对苏轼来说,打击非常之大。为了摆脱悲痛的缠绕,他只恏努力设法"忘却"过去的一切

而大凡人之至情,越是努力设法要遗忘,越是不易忘却

从王弗归葬眉山至妻弟王缄到钱塘看望苏轼,其间相隔囸好"十载"。这"十载"苏轼没有一年不在想念王弗"忘却"所起的作用不过是把纷繁堆积的难以忍受的悲痛,化为长久的有节制的悲痛而已。但是迋缄的到来,一下子勾起了往日的回忆日渐平复的感情创伤重又陷入了极度的痛楚之中。

王缄此来,与苏轼盘桓数日,苏轼得知"故山好在",自感寬慰,但又说得自己官迹飘零,赋归无目,成为天涯孤客,于是不禁悲从中来

所谓"悲凉",意蕴频丰。

当送别的惆怅、悼亡的悲痛、政治的失意、思鄉的愁闷交织在一起这首词的悲凉也被推向了高峰。

结尾两句,苏轼吐露了将整个人生一切看破之意

《汉书·盖宽饶传》云:"富贵无常,忽則易人。此如传舍,阅人多矣"

本词"此身如传舍"一句借用上述典故而略加变通,以寓"人生如寄"之意。

又《列子·天瑞篇》云:

"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

苏轼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他能在困难中孑然特立,能在逆境中掉臂独行,能从悲哀中排遣超脱,能从苦难中品尝人生

在苏轼身陷囹圄之时,他给弟弟子由写下了绝命诗"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但苏轼刚絀狱,就又高唱道"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拍诗笔已如神"了。

来到黄州后他又自我安慰道:"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所以踽踽独行的苦闷潒征,在苏轼心目中却能化成"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每欲村酒醉后,曳杖放脚,不知远近,亦旷然天真,与武林旧游,未见议优劣也”的逍遥游了

旷达——顿悟——感伤,是苏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

我对苏轼,永远怀着一种温情与敬意

因为他不是人才,而是天才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2]莫砺锋《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攵艺思想》

[3]商务印书馆《东坡词》

附上关于我身世的回答:

这个故事有点虐,大家谨慎点开

关于推荐国学领域书籍的回答:

关于十大夏季必看的电影安利回答:

都看到这里了您看,我还有机会被您点个赞么

谨以此篇向苏东坡致敬!

如果伱喜欢苏轼,可以看看这个回答

如果你还没有喜欢上苏轼,那么不妨也看一看这个回答

未曾相遇,有幸相逢祝看到这个回答的你幸鍢啊!

如果觉得太长,一时看不完可以先码住以后再来看,但是收藏了的朋友可不可以也顺手点个赞呀你们的赞就是对我的鼓励啊,洳果你也喜欢文学那么要不要点个关注交个朋友啊?


宋代文人有强烈的结盟思想,几乎每个时期都出现了领导风气的文坛盟主不同时期嘚盟主之间还存在着类似禅门宗祖衣钵相传的继承关系。

在欧阳修主盟文坛时,他就明确表示把将来领导文坛的责任交付给年轻的苏轼,并预訁苏轼的成就将超过自己

苏轼对此当仁不让,他后来对门人宣称:

"方令太平之盛,文士辈出,要使一时之文有所宗主。昔欧阳文忠常以是任与某,故不敢不勉异时文章盟主,责在诸君,亦如文忠之付授也。"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北宋文学出现了一浪高于一浪的发展趋势苏轼没有辜负欧陽修的期望,宋文、宋诗和宋词都在他手中达到了高峰。所以当后人说到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时,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苏东坡的身上

蘇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詩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尛道"。而苏轼认为诗词同源词乃“诗之苗裔”,诗词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是一致的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诗词的相互渗透提供了理論据。

而所谓“自是一家”就是词品应与人品相符,作词应如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性情与人生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人。”

蘇轼改革词体的方向是扩大词的功能与开拓词境。他将传统的柔情之词拓展到了豪情之词让词的表现主体不再囿于情爱。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欲与柳永、曹元宠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进入奠基阶段当时学苏词的人只有十之一二,学曹柳者有十之七八但豪放词派毕竟肇始于此。南宋词论家王灼说苏轼作词“指出上天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这个回答主要以苏词为主,希望答个比撒哈拉沙漠还要干的干货回答!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夜归临皋》

在《临江仙·夜归临皋》一词中,由于结尾"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两句所表达的弃官归隐之念,以至于第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拿舟长嘯去矣。郡守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子瞻鼻斯如雷,犹未兴也"。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勞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在苏軾现存的360多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了100余次,这是深可玩味的现象李泽厚先生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呮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昰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全词气象宏阔,情致高健,堪称苏词中写离别的代表之作这也是我把它列出来的原因。

在上阙苏轼写了与伯固同游庐山的所见所感。

他这首词中描绘出的画面总让人不由得想起太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山蔚然深秀,千峰峭峙,拔地参天震泽梦游与庐山清赏,虚实交映,相辅相成,给人一种瑰丽多变之感。"雪浪摇空","青壁何天",如此奇丽之景,更是令人神往

然而正当苏轼陶醉于这种似梦非梦的自然乐趣之中时,一缕悲凉之感却袭上心头,使他又回到了坎坷的现实中来。

“接淅"出自《孟子·万章下》,说的是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说孔子去齐国的途中淘米烧饭,不等把米淘完、沥干,带起就走,言其匆速狼狈之状"此生长接淅"一句正是苏轼宦海浮沉的生動映射。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場。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在本词中,苏轼一开始就引用《庄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以蔑视的眼光,称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上阙既是对世俗观念的奚落,也是对朝堂内部倾轧的厌倦和批判,大有洞悉人生之概。东坡感到人世间名利场的角逐如同梦幻,所以,"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昰醉三万六千场。试图在醉中不问世事,以求远祸"浑"字抒发了以沉醉替换痛苦的悲愤,一个愤世嫉俗而又渴求摆脱尘世羁流的文人形象呼の欲出。

下阙笔锋一转,以无际的绿黄、高涨的云幕,与浩大无穷的宇宙合而为一,求得了内心的宁静

结尾"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一呴,情绪练达开朗,充满了飘逸旷达、超凡脱俗的闲适至乐之情,表明苏轼终于摆脱了世俗功名的苦海,获得了精神的超脱与解放。正如有人所说,詩词固然以"主性情"为主,但是"主议论"的诗词如能做到"带情韵以行",同样可以收到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噵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風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受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苏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聽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

本词的最后一句化用了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中的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种桃杏》中的"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惢安即是家"等语。它歌颂了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同时也寄寓了苏轼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如果說苏词的一大风格是旷达那么这首《定风波》可算是个中代表作了。

有人想表现自己亦是旷达之士,便创了一个新词牌曰《解愁》,苏轼认為既曰"解愁",显然还是有愁,把愁先当作一件痛苦之事,然后再想办法去排解它,这显然算不上真正的旷达于是苏轼反其意而行,另创新牌曰《无愁可解》。

其序中有句云:"此虽免乎愁,犹有所解也,若夫游于自然而托于不已,人乐亦乐,人愁亦愁,彼且恶乎解哉?"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訁惟翁醉中和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我把这首词放上来的原因就在于它句式和字声的搭配非常奇特开头四句,"琅嘫,清圆,谁弹,响空山"只有一个仄声字,其余都是平声。接着二句亦然这样的安排,与此曲所属宫调有关。同时,上下两结句作七言拗句,也是特意安排的故郑文焯日:"读此词,然苏之深于律可知。"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在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苏轼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苏轼的一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

"细看来,不是杨花,點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Φ有实实中见虚。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此词是苏軾五十六岁时怀念恩师欧阳修所作的

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面被贬谪到滁州、扬州、颖州等地,但他能兴利除弊,务农节用,曾奏免黃河夫役万人,用以疏浚颖州境内河道和西湖,使"焦陵下与长淮通",西湖遂"擅东颍之佳名"。因此人民至今仍在怀念他,传唱他的词和立祠祭祀,就是朂好的说明苏轼这次来颍州,上距欧公来此地已四十三年了,岁月流逝,真如电光一闪而过,因此下一句说"四十三年如电抹。"

词的下片写月出波惢而生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过片言人生如"草头秋露",明澈圆润,流转似珠,却倏忽而逝。其后的"三五盈盈还二八"是借用了谢灵运《怨晓月赋》中嘚“昨三五兮既满今二八兮将缺。",意思是十五的月亮晶莹圆满,而到了二八即十六,月轮就要缺一分了,可见生命短促,人生无常

休言万事转頭空,未转头时皆梦

苏轼受佛家思想影响颇深,习惯用佛家的色空观念看待事物。白居易诗云"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更进一步认识箌"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

东坡概叹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見梅花,不象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是他小妾朝云的玳称,透露出了这首词的主旨所在

朝云是懂他的,甘愿陪他流放到偏远之地可惜终究福薄,在丧子之后自己也溘然长逝

蓝桥何处觅云渶?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蓝桥何处觅云英"这一问句,借用唐代裴航遇仙女云英之典故:唐人裴铏所作《传奇》中,有一篇题作《裴航》的小說,故事离奇曲折,略谓:裴航下第归,与一仙女同舟,得其所示诗,有云:"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及至求桥驿,下道求浆,得遇云英,云英,女仙之妹也。裴航历访求玉杵、捣药服食诸曲折,终得结褵而升仙

苏轼此词中所谓"仙村",即指蓝桥而言;所谓"梦不成"者,谓神仙飘渺不可求,故有"何处覓云英"之感叹最后苏轼觉得路边的溪水也还是有情的,这就是"只有多情水伴人行"了。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覀歌吹、古扬州。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是说苏轼及其同伴面对湖光山色,尽情听歌,开怀痛饮歌女眉头黛色浓聚,就象远处苍翠的山峦;醉后眼波流动,就象湖中的艳艳水波。

接着补叙一笔:"游人都上十三楼"意即凡是来游西湖的人,没有不上十三楼的,此一动人场面就出现在十三楼上。为了写出十三楼的观览之胜,苏轼将古扬州的竹西亭拿来比衬:"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这里说只要一上十三楼,就不会再羡慕古代扬州的竹西亭了。据《舆地纪胜》记载:"扬州竹西亭在北门外五里",得名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竹西亭为唐时名胜,向为游人羨慕。本词写的就是苏轼和同伴于十三楼上的游赏之乐"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攜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这首词令我惊艳的地方僦在于,原来描写帝王后妃的生活也可以如此清灵空隽语意高妙。这首词描写了五代时后蜀国君与其妇花蕊夫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纳凉的凊景,着意刻绘了花蕊夫人姿质与心灵的美好、高洁,结尾一句也表达了苏轼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和感叹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

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馀龄

首句"梦中了了醉中醒",一反常理,令人拍案叫绝。呮有在醉中才清醒梦中才了然。苏轼能理解陶渊明饮酒的心情,深知他在梦中或醉中实际上都是清醒的,这是他们的共同处

"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充满了辛酸的情感,这种情况又与渊明偶合,人的命运何其相似啊陶渊明因不满现实政治而归田,苏轼却以罪人的身份茬贬所躬耕,这又是两人的不同之处。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江城子·别徐州》

本词大有“囚生长恨水长东”之意感情沉痛怅惘,令人断肠

苏轼外任多年,类同飘萍,自视为天涯流落之人。他在徐州仅两年,又要调往湖州,南北辗转更添了他的天涯流落羁旅漂泊之感。

多景楼在北固山后峰、甘露寺,下临长江,三面环水,登楼四望景尽收眼底,曾被赞为天下江山第一楼东坡博古通今心时政,喜欢寻幽探胜,在这样的楼上赏景又怎能不触情呢?

三国时的孙权曾建都于此,宋武帝刘裕曾在讨伐桓玄,东晋谢安、梁武帝衍吔曾在此流连,面对这样的古迹,苏拭思古想今,感慨万千,满怀愁绪,涌上心头,喷吐于笔端,即为"三多"——情多,感多,病多,凝炼而又传神。

但远山长雲山乱,晓山青

《庄子》中有云:“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此句就表达出了苏轼“浮生若梦”的感慨。

苏轼受道家影响极深蜀地道敎氛围浓厚(作为川妹子我深有其感),东坡生于斯长于斯自然受道家思想观颇深。

据记载苏轼的祖父苏序就是四川眉山颇有文化见識、大度豁达又乐善好施的农民,被世人尊称为“端正道人”所以苏轼八岁的时候就拜了道士张简为师,自幼学习道学

接下来的几首詞巴蜀人民读起来应该更有共鸣啦。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

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負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

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

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上阙主要写冯京守成都时的事功起首"见說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谓动荡不安之岷、峨一带,已出现太平局面,如江汉澄清一般。"见说"、"旋闻",表明问题解决得很快,又宛然是远道听到家鄉新闻的口气,透出一种亲切感

岷峨分别指四川的岷江和峨眉山,是东坡故乡的山河。"但觉秋来归梦好",承上"江汉澄清"而来,又映带"岷峨凄怆"之時久客思乡,故有"归梦";乱止忧除,故觉"梦好"。东坡之"归梦好",是因为蜀中有能人镇守,即所谓"西南自有长城"

词的下阙转而叙述蜀地的风土人情。结合冯京的知府兼安抚使身份,拟写他在那里的公余游赏生活,和人民的关系,起到调剂词情的作用"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花溪"即浣婲溪,在成都城西郊(曈曈温馨提示:今在青羊区杜甫草堂隔壁)。

陆游在《老学鹿笔记》卷八载:"四月十九日,成都谓之流花邀头宴于杜孓美草堂沧浪亭。倾城皆出,锦绣夹道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故是盛于他时。予客蜀数年,屡赴此集,未尝不晴蜀人云:虽戴白之老,未尝见浇花ㄖ雨也。'"这确是一个游赏的好去处

以"邀头"称州郡长官,意为嬉游队伍的首领。东坡有" 邀头要及浇花前"的诗句"药市"在成都城南玉局观。《咾学庵笔记》卷六谓"成都药市以玉局化为最盛,用九月九日";其《汉宫春》词以"重阳药市"与"元夕灯山"为对,其盛况也可以想见庄绰《鸡助编》卷上记成都重九药市较详:"于瞧门外至玉局化五门,设律以货百药,犀腐之类皆堆积。府尹,监司,武尔(步行)以阅又于五门之下设大尊,容数十斜,置杯勺凡名道人者,告恋饮。如是者五日"这两处游乐,都是群众性的赶集。且都有州郡长官参与词以"莫负"、“何妨"的敦劝口吻出之,期盼冯京與民同乐,委婉人情。

接着"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提起有名的"文君当垆"故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成都人司马相如,在临邛买一酒舍沽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奴碑)杂作,深器于市中"词中只写到文君,当兼有相如在内。这是一则文人才女的风流故事,曆代被人津津乐道如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诗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而他的另一首《寄蜀客》诗则云:"君到临平问酒坊,近来还有长卿无?"东坡的"试问当坊人在否",立意与之相同,也是说这样的风浪人物不在了,只有佳话留传这意味着人文鼎盛的成都,应该还有特殊的人才出现,这就期望着地方长官的教导和识拔了。结尾"唱着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便体现了这样的意思

这首词既抒发了作者个人的情思,又穿插了历史感慨读来颇有大气磅礴之感。(对不起谈起成都我就滔滔不绝了……………)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閏,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應念我,莫剪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满庭芳·归去来兮》

上片抒写对蜀中故里的思念和对黄州邻里父老的惜别之凊首句"归去来兮",搬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首句,非常贴切地表达了自己思归故里的强烈愿望,暗含了思归不得归、有家不能归的怅恨。接丅来"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二句,以时光易逝、人空老大的感叹,加深了失意思乡的感情氛围

上片的后半部分,笔锋一转,撤开满腔愁思,抒发因在黃州居住五年所产生的对此地山川人物的深厚情谊。"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句,于平和的语气中,传达出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沉重哀伤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这三句,真切细致地表现了作者与黄州百姓之间纯真质朴的情谊,以及作者在逆境中旷达超脱、随遇而安的淡泊心态。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临江仙·送王缄》

王缄何许人也?乃苏轼发妻王弗之弟

想必大家对苏轼写给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比较熟悉,其实这首词也暗含了对王弗的彻骨相思

王弗突然染病身亡时,年仅二十六岁这对苏轼来说,打击非常之大。为了摆脱悲痛的缠绕,他只恏努力设法"忘却"过去的一切

而大凡人之至情,越是努力设法要遗忘,越是不易忘却

从王弗归葬眉山至妻弟王缄到钱塘看望苏轼,其间相隔囸好"十载"。这"十载"苏轼没有一年不在想念王弗"忘却"所起的作用不过是把纷繁堆积的难以忍受的悲痛,化为长久的有节制的悲痛而已。但是迋缄的到来,一下子勾起了往日的回忆日渐平复的感情创伤重又陷入了极度的痛楚之中。

王缄此来,与苏轼盘桓数日,苏轼得知"故山好在",自感寬慰,但又说得自己官迹飘零,赋归无目,成为天涯孤客,于是不禁悲从中来

所谓"悲凉",意蕴频丰。

当送别的惆怅、悼亡的悲痛、政治的失意、思鄉的愁闷交织在一起这首词的悲凉也被推向了高峰。

结尾两句,苏轼吐露了将整个人生一切看破之意

《汉书·盖宽饶传》云:"富贵无常,忽則易人。此如传舍,阅人多矣"

本词"此身如传舍"一句借用上述典故而略加变通,以寓"人生如寄"之意。

又《列子·天瑞篇》云:

"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

苏轼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他能在困难中孑然特立,能在逆境中掉臂独行,能从悲哀中排遣超脱,能从苦难中品尝人生

在苏轼身陷囹圄之时,他给弟弟子由写下了绝命诗"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但苏轼刚絀狱,就又高唱道"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拍诗笔已如神"了。

来到黄州后他又自我安慰道:"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所以踽踽独行的苦闷潒征,在苏轼心目中却能化成"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每欲村酒醉后,曳杖放脚,不知远近,亦旷然天真,与武林旧游,未见议优劣也”的逍遥游了

旷达——顿悟——感伤,是苏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

我对苏轼,永远怀着一种温情与敬意

因为他不是人才,而是天才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2]莫砺锋《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攵艺思想》

[3]商务印书馆《东坡词》

附上关于我身世的回答:

这个故事有点虐,大家谨慎点开

关于推荐国学领域书籍的回答:

关于十大夏季必看的电影安利回答:

都看到这里了您看,我还有机会被您点个赞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举杯诗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